美食之旅ipost網路郵局@【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四、五月大家都瘋狂的瘋「五月雪」油桐花,
但是這四、五月並不是只有「五月雪」盛開,還有其他美麗的花朵也一起綻放,
這篇要介紹的是「巴西鳶尾花」,這花朵愛伯特是第一次看到,而且是在愛伯特家附近看到的,
因為覺得很好看,就當下利用愛伯特的相機留下它綻放的美麗,
回家後,問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芳名,而愛伯特利用Google大神查了很久後,終於得知它的芳名。

查詢後才得知芳名為「巴西鳶尾花」,它的花朵綻放日期只有一天,通常在早上開花,下午就會凋零了,
而愛伯特就剛好在早上發現,否則愛伯特也不知道後續多久才會發現此種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花朵。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而「巴西鳶尾花」看起來是三枚花瓣,其實只有外面三瓣白色外翻的是「真正的」花瓣,

其他內部三瓣藍紫色外捲的是保護花蕾的花萼,那麼特殊而美麗的花朵,
它的開花期就只能用「朝生夕死」來形容,因為它於白天清晨時開花,下午傍晚時凋零,
據愛伯特查詢網路資料發現,它的「凋零」方式也很有格調,首先白色的花瓣慢慢蜷曲,往內收縮。
接著是內圈的三瓣花萼,最後會全部縮成一團。到了第二天,乾掉的花苞會從根部掉落,而花莖頂端又恢復成花苞還沒開花的樣子,等待下一朵花兒在原處開花...

如果朋友們有在路邊看到「巴西鳶尾花」時,記得停下你的腳步,欣賞此美麗的花朵吧!

花 名:巴西鳶尾
英 名:Walking Iris、Apostle Plant
學 名:Neomarica gracilis.
科 名:鳶尾科Iridaceae.
別 名:馬蝶花、玉蝴蝶、美洲鳶尾、鳶尾蘭
產 地:原產於巴西
花 期:4~9月,每朵花只開一天
簡 介:鳶尾科巴西鳶尾屬的多年生草本,原產墨西哥至巴西南部。地下部有短小的根莖,鬚根系。
光滑葉片扁平劍形,二列互生排成扇狀。走莖扁平似葉片,中間鼓起似劍脊可資區別。
花開於走莖近末端處的芽點,此處亦是幼株發育的位置。外花被片白色,基部有褐色虎紋狀斑。內花被片卷曲,末端有藍紫色虎紋狀斑,基部亦有褐色虎紋斑。
雄蕊豎直露出明顯的花藥,雌蕊柱頭白色。走莖隨開花與幼株發育的重量會逐漸彎曲,待接觸地面時便容易發根,藉以繁殖拓展。開花期春至夏季。(參考網址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朵】大溪.復興路(限定綻放一天的美麗巴西鳶尾)

★花賞地址:335桃園縣大溪鎮復興路上

★回訪機會:★★★★★

«  

  »

#美食之旅  #韓劇資料館 ost  #pos 鈞陽系統  #i post  #post atm  #cea 癌症指數  #網頁設計 桃園縣  #usb dac  #美麗花 八大通  #one pos  #ipad pos  #歐睿 pos 系統  #pos 機價格  #腫瘤指數 cea  #五月天戀愛 ing  #香港美食之旅  #台南美食之旅  #ipost網路郵局  #i post atm  #cea 癌症指數正常值  #cea 癌症指數偏高的意義  #usb dac 推薦  #usb dac是什麼  #one pos 教學  #ipad pos系統  #日本美食之旅  #i post 包裹查詢  #cea 癌症指數標準值  #hifidiy mini usb dac  #bladelius usb dac

相關推薦

石花凍雖然「長」得和愛玉凍差不多,但「知名度」可就差了一截,大家都知道愛玉凍是用愛玉子「洗」出來,但對於石花凍怎麼來的就有點陌生了,沒關係,走一趟北海岸就能解開石花凍的「身世之謎」,還能吃到活跳跳的海鮮…盛夏來臨,海邊成為消暑的最佳去處,碧海藍天的北海岸,總是吸引眾多人潮前往逐波戲浪、...

全文檢視 →

早年梅雨季節來臨的6至10月間,是屏東縣滿州鄉、恆春鎮農村婦女賺外快的好時機,因為雨後才現身的「雨來菇」,可是老饕眼中的珍饈,趁著太陽露臉前趕緊採集販售,對家計不無小補。人工栽培,雨來菇變普及 如今隨著科技發展,不必等待大雨降臨,以滿州里德、長樂為主的村落到處可見一片又一片的雨來菇;砂地上,灑水器噴...

全文檢視 →

「黑金剛」、「黑鑽石」蓮霧標榜「紅得發黑」才好吃,但你見過「白蓮霧」嗎?這可是台南新市區的特產,甚至吸引日本人來台一嚐白蓮霧的美味。在地人復育白蓮霧 新市早年種有不少白蓮霧樹,但因果實小、甜味低、產量少,且口感有些青澀,農民於是轉種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白蓮霧逐漸消失,直到10多年前,地方人士發起搶救...

全文檢視 →

每到夏天,冰涼脆甜的竹筍沙拉最開胃,屏東九如農民曾文義種植的烏殼筍,纖維細緻,口感不輸給綠竹筍,尤其烏殼筍身材是綠竹筍的3倍大,「一支抵三支」,吃起來更過癮。不噴農藥,每支重約2台斤 烏殼筍外殼有黑色絨毛,又稱為「烏殼綠竹筍」或「烏腳綠竹筍」,植株比綠竹筍高大粗壯,筍實每支重約2台斤,比一般綠竹筍大...

全文檢視 →